9月2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专业.成长”面对面讲座成功举行,主会场设在图三剧场,分会场设在4号教学楼。本次活动聚焦学院发展与专业特色,为全体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交流盛宴,从学院概况到专业细节,从学习建议到支持保障,全方位展现了人文社科领域的育人魅力。
院长领航:解锁学院发展全景
严玉萍院长以“人文引领,融通中外”为核心,全面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发展脉络。学院前身为基础与外语学院,如今已形成多元专业布局——开设汉语言文学、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大学英语与大学体育通识课程教学。
在师资力量方面,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当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其中,36%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带来了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些背景不仅让教师们在专业领域内保持领先,还为学院注入了多元化的思想与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教师团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屡获殊荣,先后荣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以及“外研社教学之星”上海赛区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充分展示了学院教师的卓越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同时学院还拥有多个设施完善、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践基地,包括与知名企业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内仿真模拟实训中心以及覆盖多个行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并且为同学提供多个锻炼的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着同学们去参加。
主会场:图三剧场
分会场:4号教学楼各教室
专业精讲:探索人文社科成长路径
专业介绍中,各专业负责人依次登场,深入解读专业特色与培养方向,为在场师生勾勒清晰的学习与职业发展蓝图。
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姬遇嘉以“国学根基+现代技能+国际视野”为培养特色,构建“中文+传媒+教育”交叉融合体系。通过强化古代汉语、经典文学研读筑牢文化底蕴,主攻创意写作、新媒体文案等现代技能对接行业需求,开设跨文化传播课程培养国际视野,毕业生可在文化产业、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意写作、文化策划、语文教学等工作,考公适配度在文科专业中位居前列。
应用心理学专业采用“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培养模式,打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课程模块。更值得关注的是,学院与美国索菲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启动咨询心理学硕士(MCPC)项目,为学生提供本硕直通的国际培养路径,助力学子成长为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国际化心理学专业人才,未来可在企事业单位、社区、专业机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测评等工作。
商务英语专业同样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依托学院语言类专业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沟通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素养,为外贸、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等领域输送应用型人才,教师团队中多名成员持有TESOL国际教师资格证、英语高级口译等证书,教学实力雄厚。
此次“院长.专业.成长”面对面讲座活动,不仅让全体新生深入了解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发展实力与专业特色,更传递了学院对学子成长的深切关怀。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推动人文社科领域教育发展、助力学子实现人生价值持续发力。